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开启辅助访问 快捷导航
菜单
菲柬迪快报 主页 柬埔寨快报 查看内容

历久弥新:东南亚摄影艺术展 摄影与真相爱恨交织

2022-12-1 05:00 发布者: lυΘ他眉骨 原作者: lυΘ他眉骨 来自: https://www.zaobao.com/lifestyle/culture/story20221201-1339075 查看 1133
什么是现实的“真相”?新加坡国家美术馆“历久弥新:东南亚摄影艺术展”明天起展出。展览分五个部分,通过19世纪中期至今超过300件摄影作品,从不同身份背景摄影师的视角,与历史对话,感知对当今和未来的想象。摄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普遍也最有力量的媒介,随着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的普及,它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,又希望别人怎么看自己?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最新展览“历久弥新:东南亚摄影艺术展”(Living Pictures: Photography in Southeast Asia),通过19世纪中期至今超

新加坡艺术家张奕满将2000至2004年在各地旅行时拍摄的6000多张照片中选出550张,印制成明信片,构成摊位装置《神佑戴安娜》。公众可用1元购买一张明信片,款项捐赠美术馆。其他参展者包括:苏建隆、蔡才德、郑玮玲、赵仁辉、费罗尔·达玛(Fyerool Darma)等。  美术馆也在Instagram@nationalgallerysingapore账号与四位擅长社媒的艺术家互动,展出他们的作品。

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最新展览“历久弥新:东南亚摄影艺术展”(Living Pictures: Photography in Southeast Asia),通过19世纪中期至今超过300件摄影作品来探讨摄影技术由欧洲殖民者引进东南亚以后的演变,审视掌镜的摄影师所扮演的角色,他们如何塑造东南亚的历史叙事与世界观。当中七成展品来自国家典藏。

第三部分“现实生活”探索摄影与现实爱恨交织的关系。展览以越南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(1955–1975)为例,交战双方所留下的照片,分别刻画了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所谓“现实”。

呈现东南亚明媚景观

国家美术馆高级策展人陶丽萍在媒体预展上说,策展团队发现无法照搬欧美摄影展突出艺术风格流派的叙事方式,因为这无法涵盖东南亚摄影的总体面貌,包括欧洲殖民者摄影师、在地设立的照相馆等等,不同身份背景的摄影师各有视角,观者应更自觉地质疑所看到的图像。

第四部分“新主体”探索随着艺术潮流趋向概念主义和制度的批评,摄影媒介在1970年代出现更多的实验尝试。它向后现代主义汲取养分,和行为艺术形影不离,不少艺术家开始“在镜头前演绎”。摄影师趋向内省,常把镜头转向自己,摄影变成了反思与试验的平台。

展览星期五(12月2日)起至2023年8月20日,上午10时至晚上7时,在国家美术馆(1 St Andrew's Rd #01–01 S178957)政府大厦侧翼三楼的新电信特展厅举行。公民与永久居民入场免费。

最后部分“当代的想象”是艺术家运用照片与历史对话,以及对当今和未来的重新想象。影像延伸到素描、绘画以及立体装置艺术中。策展人吴诗滢说,很多人仅仅从战争来想象越南,越南艺术家黎光顶(Dinh Q Lê)并不认同,从二手店搜集超过5000张全家福与生活旧照编织成蚊帐似装置《远渡重洋》(2014),呈现1975年越南统一前,南越人个体与家庭记忆,也有和平快乐的时光,令人思索:什么才是越南的“真相”?

展览分成五个部分。第一部分“殖民时代档案”审视欧洲殖民者通过摄影记录东南亚的民俗与山水,通过书籍、画册、明信片广泛流传,为欧洲市场服务。很多照片并非客观现实,明显带有特定的“帝国目标”,如促进旅游,招商引资。

欧籍照相馆翘楚——德籍摄影师的南末公司(G.R. Lambert & Co.1867年—1918年运营)1890年代拍摄的《黄梨园》《咖啡种植园》等,显示马来亚种植园的投资潜能,引发欧洲人对遥远殖民地的好奇心。他们想象呈现的东南亚景观精致明媚,民生艰苦生活则在镜头之外。

什么是现实的“真相”?新加坡国家美术馆“历久弥新:东南亚摄影艺术展”明天起展出。展览分五个部分,通过19世纪中期至今超过300件摄影作品,从不同身份背景摄影师的视角,与历史对话,感知对当今和未来的想象。

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提供图片

数码时代为摄影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,不限于影像的产生,还包括传播发行与消费享用。玛尼·斯伊万尼彭(Manit Sriwanichpoom)创作的《泰国政治细节,第一卷2号》(2010)剪辑自脸书群组“达信你在哪里”,公众将前首相达信嵌入各种幽默场景中,讽刺他的失踪。

东南亚人民尤其统治菁英阶级,很快领略到摄影在绘声绘影和信息传播的力量。欧籍照相馆逐渐由东南亚华人(如李昆昌影相馆Lee Brothers Studio)、日本人、南亚人等经营的照相馆取代。人们流行上相馆拍照,通过形形色色的姿态、道具、布景和造型打扮,想象打造自己在现代世界里的角色。

反思与试验的平台

美联社摄影记者黄功吾的新闻照《战火中的女孩(火从天降)》(1972),捕捉了美国战机在浪滂地区错投一颗生化燃烧弹,被殃及的无辜平民惶恐失措的一幕,改变了美国舆论对越战的立场。有意思的是,与之并列的越南官方摄记Võ An Khánh随游击队前往金瓯区记录前线生活的另一面,拍下流动军事医疗诊所,课外政治科学课,音乐舞蹈活动等,不乏提振人心的笑脸照,甚至在红树林举办摄影展!

摄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普遍也最有力量的媒介,随着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的普及,它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,又希望别人怎么看自己?

李·达拉甫斯(Ly Daravuth)《信使II》(2000/2021)的一组肖像照片与文献,复制自柬埔寨金边的吐斯廉屠杀博物馆(S-21集中营)档案资料。被红色高棉征召来当信使的儿童有不少惨遭毒手,但也不知情地成为大屠杀的共犯。

在“肖像与演绎”第二部分,东南亚人民不再是殖民者镜头中的无名氏,而是非富则贵、中产阶级,肖像摄影成了普罗大众最常见的摄影方式。约1862年的《泰王蒙固与王后德布西琳德拉》是泰国皇室发布给老百姓的肖像照片,一些细节手绘涂金,借助西方最新摄影技术展示了泰国现代化国家形象。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加坡大兴土木,摄影家陈立诚拍摄建设中的新楼,使用自动胶片和双色胶片开发出色彩衍生技术,营造出色彩明亮的景观图像,成为作品风格标志。他说,当时没有photoshop技术,这类影像在暗房琢磨而成,以35毫米彩色幻灯片形式流传,通过投影方式欣赏,曾拿下超过千个摄影奖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收藏 邀请
上一篇:柬埔寨逮捕一工会领袖 美国要求放人下一篇:菲律宾医学协会前主席Benito Atienza医生周三建议在开放空间进行这些活动 ...

一周热门

头条攻略!

日排行榜